關於本系
系所簡介
本系沿革
- 1995年8月 – 本系設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楊瑩教授擔任創所所長
- 1997年8月 – 本系設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學士班
- 1999年8月 – 本系設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班
- 2001年8月 – 古允文教授擔任系主任
- 2004年8月 – 詹宜璋教授擔任系主任
- 2006年8月 – 黃源協教授擔任系主任
- 2008年8月 – 張英陣教授擔任系主任
- 2011年8月 – 汪淑媛教授擔任系主任
- 2013年2月 – 林木筆教授擔任系主任
- 2015年8月 – 黃志忠教授擔任系主任
- 2018年8月 – 王珮玲教授擔任系主任
- 2021年8月 – 蔡佩真教授擔任系主任

timeline
1995年
暨大創校 社工所創立
1997年
暨大社工學士班設立
1999年
暨大社工博士班設立
2001年
開展國際化與區域學術策略聯盟
2004年
開啟在地化社區合作、發展家暴與社工管理專業學群
2006年
擴展兩岸學術交流
2013年
深化教學創新,推動學習護照與軟實力計畫
2017年
成立家庭暴力研究中心
2018年
執行USR計畫,協力在地組織成立厚熊笑狗長照創新體制
本系特色
- 全台唯一一所兼具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的專業系所
- 擁有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教育體系
- 擁有多元領域的師資團隊,具備理論與實務的教學環境
- 畢業即就業,可升學、就業、考公職多元選擇
- 應屆畢業生社工師考照率六成(全國考照通過率平均兩成)
- 社會科學類大學畢業起薪最高科系
- 結合在地資源的實務場域教學環境
- 環境優美的學習環境

本系聲望與成就
暨大社工自1995年創立以來,致力培養「綜融整合學習取向」社會政策研究與規劃、以及社會實務工作者,平衡理論與實務的發展,樹立社會政策、社會工作管理及社會工作實務專業人才之典範。
於台灣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界,所創造的聲望與達成之成就
本系在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兩大學門之下,針對實務工作領域,再設立「家庭暴力防治學群」專業次領域學群,也成立「家庭暴力防治研究中心」;同時,本系也出版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TSSCI期刊),並辦理跨領域的學術社群活動,提升本系師生於專業次領域的研究、教學與實務工作能力。
本系教師除積極參與投入校內各項校務與系務工作推動外,也投身在各個社福領域的重要政府單位與民間組織,協助擔任各項專業服務工作。
(一) 專業組織的會務服務
擔任臺灣社會政策學會、台灣社會工作管理學會、臺灣社會福利學會、臺灣社會工作教育學會、臺灣社會工作人員專業協會與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等專業組織之理事長、秘書長、理監事等職務。
(二) 政府部門專業諮詢服務
擔任中央部會(行政院、司法院、衛福部、內政部、勞動部、原民會、農委會、國發會等)相關委員會之委員,各地縣市政府各類委員會之委員,特定計畫方案或社區、機構之審查、評鑑委員。
(三) 民間部門實務工作
擔任各類專業組織或機構之理事長、執行長、外聘專業顧問、督導、諮詢委員等,如:防暴聯盟、良顯堂基金會、曉明基金會、拓凱基金會、愚人之友基金會、埔里基督教醫院、中華金點社區促進聯盟等民間組織。
本系在校方及全系的資源投入下,以師生服務團隊之模式,投入大埔里地區的社區及NPO專業服務方案,也成為暨大社工系的一大特色,讓就讀同學在修課期間就能夠接觸各類實物議題,提早探索自我未來的職涯規劃與發展。
(一) 暨大社工系服務隊
本項服務始於施教裕副教授(本系專任教職退休,現為兼任教師)之推動,主要服務對象為桃米與埔里兩地區之老人。創立初期主要係搭配相關課程之實作設計,後轉型為學士班同學之自願性服務活動,目前則已制度化成立「服務隊」組織,服務活動除延續初期之老人團體服務外,每學年也會進到原鄉部落辦理營隊,朝向多元福利人口群之綜合服務開展。
(二) 埔里「財團法人良顯堂社會福利基金會」協力服務
良顯堂基金會是由埔里慈善家陳綢女士所創辦,該基金會設立有兒童及少年服務中心、陳綢兒少家園及靠山咖哩三個重要服務單位。該基金會於籌建期間本系老師即投入專業諮詢與資源協力連結等服務,並有許多學士班及碩士班學生長期投入志願服務工作,更於畢業後留在基金會擔任社工或督導的工作。
(三) 埔里「厚熊笑狗長照生活創新體系」協力建構
「厚熊笑狗」是由埔里基督教醫院、愚人之友基金會,與本系教師團隊所共同創立之「長照創新體系」。本系教師團隊於2017年,連結本校教育學院諮人系教師,共同針對在地長照需求,發展以社區工作為基礎的長照創新服務體系,成為台灣重要的本土化共生社區照顧模式之一。該體系以「厚熊咖啡館」為中介組織,連結大埔里地區34個社區,成為長照服務網絡,並提供本系、諮人系、通識中心師生課程實務操作的重要場域之一。
(四) 承辦「暨大樂齡大學」、「埔里樂齡中心」等服務
本校於2014年起由教育學院開始承辦教育部樂齡大學計畫,於2020年起由本系梁鎧麟助理教授承辦「埔里樂齡中心」;同時,2021年本校承辦之樂齡大學也轉由本系梁鎧麟助理教授承辦。因應高齡化趨勢,本系協力校方投入高齡議題之願景方向,整合辦理大埔里地區的樂齡教育業務,並與本系既有之長照在地服務網絡整合,進行台灣長照與樂齡服務整合的先驅性行動。
(五) 在地社區與NPO的短期方案
本系學士班大一至大四的專業必選修課程,皆會針對各課程之授課內容,讓修課同學進入鄰近社區或是NPO組織內,進行課程實作方案的操作。根據各個課程的需求與對象不同,皆會選定不同特性之福利人口群(兒童、少年、老人、婦女、原住民、外籍配偶 … 等),進行為其數週或數個月不等之服務方案。其中,大四的方案實習課程,則是以必修課程之方式,結合大三的方案設計與規劃課程,讓同學帶著方案進入鄰近社區與NPO組織中進行方案實作,本系專任教師亦搭配前述方案,以方案督導老師之身分,共同協力服務方案之規劃與推動。
本系長期與歐美、中國大陸等國家的重點大學進行學術交流活動,建立長期的國際交流合作管道,自本系創系以來,陸續也有許多大學部、碩士班、博士班的學生至歐美等國的重點大學進行學術交流。同時,本校除與歐美國家建立姐妹校外,與日本、東南亞等國家的重點大學,也有簽署姐妹校的合作協議,對於有意前往日本或是東南亞國家,進行實地學術研究工作的同學,都能夠提供多元的國際化交流管道。
本系願景與展望



- 一、持續培養兼具社會政策視野、社會工作管理能力與社會工作實務的綜融性全方位人才
- 二、培育以實務工作議題為導向,結合社會工作、跨領域專業與科技運用的專業人才。
- 三、強化在地化的社區與NPO合作關係,打造師生的教學、研究與學習場域。
- 四、持續深化社會工作專業領域的理論與實務教學,培養兼具宏觀與微觀的專業人才。
- 五、擴展國際學術交流,與各地區重點大學發展合作關係。